今日上午10时,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建成交接,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位于西安市高陵区310国道与210 国道交会处,规划用地面积500亩。
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将提供约500张床位,建筑面积27542㎡。下一步,将高标准设计规划疾控中心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据了解,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病房按照特殊病房标准做了规范化设计,所有病房为负压病房,病区设置统一为“三区两通道”(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计,患者和医生各走各路,避免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
病房内主要以淡蓝色格调和纯白色为主,病房墙上的松石绿点缀,为整体空间带来清新优雅的氛围,简约大方的格调可以缓解视觉疲劳和释放情绪;不同洁净区之间均设有缓冲间等卫生通过设施,物品传递设置专用传递窗,避免造成院内二次交叉感染。整个医护区采用标准的集装箱模块为基本空间单元加以组合的全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在满足医疗功能需求的同时达到了快速建造的目标。建筑底部采用架空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各种不同管线的敷设,并方便了后期检修。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的各类检验设备及影像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数量充足。在中心医技楼内的检验区域,布满了各种检验设备,用电已通。CT设备也已安装到位,据工作人员介绍,其中有一台CT是该品牌同型号全球第13台,更加智能,分辨率比较高,扫描更精细。
为保证医务人员生活品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设有医务人员公寓楼及食堂。生活办公区域共有228间宿舍共684个床位,办公室23间,大会议室2个,消防控制兼监控室1个,车位139个。
据了解,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开工首日便集结2400名建设者,项目建设高峰期,管理、实施工程人员近10000人。从设计到施工始终最严要求,坚持以工匠精神兑现承诺,将项目打造成疫情防控坚实堡垒;保持“与时间赛跑”的拼搏状态,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工人轮休、项目不停,仅用10天完成项目建设,15天顺利移交,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跑出了“西安速度”。
目前,由市卫健委直属西安市中心医院带队,第一医院、第三医院等15家医院组成的第一批医疗队员中的医疗及后勤人员127人,已经全部进驻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病区),准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陆续会有666名工作人员入驻市公共卫生中心,包括475名临床医护人员,191名医技、行政后勤人员。此次抽调的医护人员中50余人具备高级专业职称,临床诊疗经验比较丰富,对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水准。此外,入驻的医护人员中半数以上有过治疗疑似患者的经历。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设计、选址已定,文勘、地勘和清表等工作紧锣密鼓,2月3日全面开工。该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中建西北设计院设计,项目占地500亩,位于高陵区东南,北接310国道,东接210国道,周边配套建设城市绿地和公园。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以上,分为临时救助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疾控中心三个部分,建成后将成为服务全市的高水平现代化公共卫生机构。
在3000多名实施工程人员近400台大型机械设备夜以继日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下,2月5日,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基础施工全部完成,箱式房吊装完成50%。
2月7日,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全方面进入内部安装阶段,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了攻坚期。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宿舍楼全部完工,正式用水管道铺设、正式用电架设到位、通讯设备架设已完成。所有箱式板房已吊装完成,内部安装大部分任务已完成。医疗区ICU楼、医技楼、护理单元,医疗保障设施及板墙和屋面安装已基本完成,有关专业医疗设施正在有序进场。生活区线路安装基本完成,停车场地砖铺设完成,餐厅基础设备基本安装到位。生活区道路已基本完成,医疗区道路正在加快修建。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办公生活区正式通过验收,进入有序交付。医护人员所需生活家具和办公用品陆续进场。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医疗护理区施工任务已结束并通过预验收。作为项目的核心区域,医疗区中所涉及的医技楼、ICU、9个护理单元和配套设备用房、室外管网及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具有施工区域最广、建设难度最大、涉及领域最多、用工需求最急、标准要求最高、组织协调最难、施工工期最紧等特点。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进入最后设备调试阶段。包括CT,呼吸机等各类医疗设施已经放置在了各医疗单元内,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调试。据了解,首期建设的应急隔离病房将提供500张床位。全部采用负压病房设计,保障隔离效果。